山西省森林谋划事情导则
发布日期:2023-05-17 21:44
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山西省森林谋划事情导则》的通知晋林资发〔2020〕21号 各市计划和自然资源局(林业局),局直各单元: 为全面推进我省森林可连续谋划事情,进一步提升森林质量,规范和引导全省森林谋划事情,在《森林抚育规程》(GB/T 15781-2015)和《森林抚育规程》(DB14/T 1201-2016)的基础上,联合我省森林谋划实际组织体例了《山西省森林谋划事情导则》,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 2020年3月25日 (此文主动公然) 山西省森林谋划事情导则 1 目的 为全面推进山西森林可连续谋划事情,进一步提升森林资源掩护和治理水平,规范和引导全省森林谋划事情,不停改善森林结构,提高森林生产力,富厚生物多样性,促进森林宁静,维护森林康健,充实发挥森林多种功效,特制定本导则。 2 适用规模 本导则适用于山西各市、县(市、区)和省直各林局的森林抚育、主伐和更新采伐、低效林革新、封山(沙)育林、更新造林、护林防火、林木有害生物防控、伐区治理、林道建设等谋划运动和森林观察计划设计、林地使用等治理事情。
3 原则 (1)坚持功效多样、效益统筹、突出生态建设; (2)坚持科学计划、合理结构、稳步推进实施; (3)坚持分类谋划、分区施策、突出主导功效; (4)坚持造抚并重、保育联合、突出森林抚育; (5)坚持全程治理、环节控制、注重质量提升; (6)坚持政府主导、活化机制、激励谋划主体。 4 要求 (1)森林谋划事情要坚持以营林为基础、努力培育、依法掩护、合理使用、分类谋划的目标,根据突出主导功效的原则,实施多目的谋划,建设森林功效局部主导使用、整体综合使用的谋划模式。 (2)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举行林木采伐运动应遵守本导则。
农村住民自留地和房前屋后小我私家所有的零星林木及国家尚有划定的除外。 (3)林木采伐实行限额采伐,国家尚有划定的除外。
采伐森林和林木,不得突破森林采伐限额。 5 公益林谋划原则 (1)生态优先、严格掩护、分级治理、科学谋划、合理使用。 (2)以恢复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为基本要求,改善和增加森林质量和资源总量、掩护生物多样性为主要目的,实现森林生态系统情况服务功效的最大化。
(3)谋划全历程体现生态优先的原则,适度兼顾木质和非木质林产物的产出。 (4)在林产物谋划以及森林情况服务功效开发使用历程中,确保森林生态系统康健和活力不受威胁或损害,充实思量森林生态系统的情况容量。 (5)一级国家级公益林原则上不得开展生产谋划运动,严禁林木采伐行为。
因教学科研等确需采伐林木,以及人工林、母树林、种子园谋划等,依法审批前,应当组织专家举行评审。二级国家级公益林在不破坏森林生态系统功效的前提下,可以合理使用。地方公益林以增加森林植被、提高森林质量为目的,增强森林资源培育,科学谋划、合理使用。 6 商品林谋划原则 (1)以满足社会经济生长对林产物需要为主要目的。
在生态情况容量不受到严重滋扰和破坏的情况下,钻营木质和非木质林产物产量及其经济效益最大化,谋划历程中兼顾商品林的生态情况服务功效。 (2)用材林建设坚持适地适树、多目的培育、速生丰产的原则,发挥林地生产潜力,提高林地产出率,优先选用乡土树种,兼顾针阔叶树种比例,培育针阔混交林或复层林,增加生物多样性。采伐与更新要维持林地潜力,掩护林地资源,淘汰情况破坏。 (3)根据因地制宜、用地养地、综合治理、稳定高效的要求,开展林下多种谋划,举行多资源开发使用。
7 林木分类与分级 7.1 林木分类及适用规模 适用于所有林分。 林木类型划分为目的树、辅助树、滋扰树和其他树。林木分类方法见GB/T 15781-2015《森林抚育规程》和DB14/T 1201-2016《森林抚育规程》。
7.2 目的树的选择 (1)选择尺度 ①属于目的树种; ②生活力强; ③干材质量好,没有大侧枝; ④没有(或至少根部没有)损伤; ⑤优先选择实生起源的林木; (2)目的树之间的距离不仅要思量树干之间的距离,也要思量树冠之间的距离; (3)在异龄林中,目的树可以从下一代的林木中选择,纷歧定全部为主林层的林木。 7.3 林木分级及适用规模 适用于单层同龄人工纯林。 在林木分级中,林木分为Ⅰ级木、Ⅱ级木、Ⅲ级木、Ⅳ级木和Ⅴ级木。
林木分级方法见GB/T 15781-2015《森林抚育规程》和DB14/T 1201-2016《森林抚育规程》。 8 林木康健分级 (1)康健木 林木生长发育良好,枝干蓬勃,树叶巨细和色泽正常,能正常结实和繁殖,未受任何灾害。 (2)亚康健木 林木生长发育较好,树叶偶见发黄、褪色或非正常脱落(发生率10%~30%), 结实和繁殖受到一定水平的影响,轻度或中度受灾。
(3)不康健木 林木生长发育达不到正常状态,树叶多见发黄、褪色或非正常脱落(发生率30%以上),生长显着受到抑制,不能结实和繁殖,或受到重度灾害。 (4)死亡木 林木濒于死亡或已枯死。 9 森林抚育 森林抚育方式包罗抚育采伐、补植、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其中抚育采伐的类型分为透光伐、疏伐(定株抚育)、生长伐和卫生伐等四种方式。 森林抚育辅助措施还包罗修枝、割灌、除草、浇水、施肥等措施。
人工修枝和割灌除草应当与其它抚育方式配套实施,不得作单一抚育方式设计。在设计割灌除草等抚育方式时,必须联合当地实际,综合思量防止水土流失、促进天然更新、掩护生物多样性等原则,科学设计抚育强度和方式,掩护珍稀物种、保留天然更新目的树种的幼苗幼树。 9.1 抚育采伐 9.1.1 适用工具 (1)林分郁闭后,目的树种受压制或上层林木已严重影响到下层目的树种林木正常生长发育的幼龄林; (2)郁闭度在0.8以上的中龄林、幼龄林或郁闭度0.7以上,林木开始分化,高生长受到抑制的林分; (3)郁闭度0.8以上,林木漫衍匀称或郁闭度0.7以上,下层目的树种较多,漫衍匀称的林分或林木胸径连年生长量显著下降,枯死木、濒死木数量凌驾林木总数15%的林分; (4)发生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遭受自然灾害或退化防护林中枯死木、濒死木株数占林木总株数20%以上的林分。
9.1.2 抚育采伐方式 抚育采伐要凭据差别的培育目的,针对林木分化状况确定开始期、距离期和间伐方式。 9.1.2.1 透光伐 在林分郁闭后的幼龄林阶段举行,伐除上层或侧方遮荫的劣质林木、霸王树、萌芽条、大灌木、蔓藤等;间密留匀、去劣留优,调整林分树种组成和空间结构,改善保留木的生长条件,促进林木高生长。
9.1.2.2 疏伐(定株抚育) 在幼龄林后期和中龄林阶段举行,伐除密渡过大、生长不良的林木,间密留匀、去劣留优,进一步伐整林分树种和空间结构,为目的树或保留木留出适宜的营养空间。 9.1.2.3 生长伐 在中龄林阶段举行,伐除生长过密和无造就前途的林木,调整林分密度和树种组成,调治竞争,改善冠高比,促进保留木径向生长。 9.1.2.4 卫生伐 在遭受自然灾害的森林中以改善林分康健状况为目的举行的抚育采伐。伐除已被危害、丧失培育前途、难以恢复或危及目的树或保留木生长的林木。
9.1.3 抚育采伐强度 9.1.3.1 透光伐 距离期不低于3年,伐后林分郁闭度不低于0.6,在容易遭受风倒雪压危害的地段或第一次透光伐时,郁闭度降低不凌驾0.2;采伐蓄积强度控制在20%以内,伐后林木漫衍匀称,不得造成林窗、林中空隙等。 9.1.3.2 疏伐(定株抚育) 距离期不低于3年,伐后林分郁闭度不低于0.6,在容易遭受风倒雪压危害的地段或第一次疏伐时,郁闭度降低不凌驾0.2;采伐蓄积强度控制在20%以内,定株抚育的林分,株数采伐强度一次不凌驾35%;伐后林木漫衍匀称,不得造成林窗、林中空隙等。 9.1.3.3 生长伐 距离期不低于3年,伐后林分郁闭度不低于0.6,在容易遭受风倒雪压危害的地段或第一次生长伐时,郁闭度降低不凌驾0.2;采伐蓄积强度控制在20%以内,林分目的树数量,或Ⅰ级木、Ⅱ级木数量不淘汰;伐后林木漫衍匀称,不得造成林窗、林中空隙等,须要时举行补植,促进形成混交林。
9.1.3.4 卫生伐 采伐强度依受害水平而定,除非严重受灾或退化防护林革新,伐后林分郁闭度应保持在0.5以上。伐后郁闭度在0.5以下,或泛起林窗的,要举行补植。
9.1.4 抚育采伐顺序 抚育采伐顺序如下: (1)没有举行林木分类或分级的幼龄林,保留木顺序为:目的树种林木、辅助树种林木; (2)实行林木分类的,保留木顺序为:目的树、辅助树、其他树;采伐木顺序为:滋扰树、其它树(须要时); (3)实行林木分级的,保留木顺序为:Ⅰ级木、Ⅱ级木、Ⅲ级木;采伐木顺序为:Ⅴ级木、Ⅳ级木、Ⅲ级木(须要时)。 9.1.5 抚育采伐季节 全年均可举行,一般以冬、春季为好,透光伐宜夏季举行。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助项目须在当年十月前完工。 9.2 补植 9.2.1 适用条件 (1)人工林郁闭成林后的第一个龄级,目的树种、辅助树种的幼苗幼树生存率小于80%,部门林木生长不良,达不到成林尺度的林分。
(2)郁闭成林后的第二个龄级及以后各龄级,郁闭度小于0.5的林分; (3)卫生伐后,郁闭度小于0.5的林分; (4)在林木生长发育良好,但漫衍不均,且含有大于25m2的林隙、林窗或林中空隙的林分; (5)立地条件良好、切合谋划目的的目的树种株数少的有林地。 9.2.2 补植要求 (1)对适宜补植的中幼龄林,凭据林隙、林窗或林中空隙漫衍情况,局部清场、整地后举行人工补植,清场作业时要适当保留珍稀树种的幼树幼苗。
(2)对生存率与成活率达不到要求的林分,选用原更新造林树种或其它适宜树种举行补植,补植后单元面积林木株数到达设计要求; (3)补植树种要选择与现有树种互利或相容生长、而且其幼树具备从林下生长到主林层的基本耐阴能力。 9.3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以封育为主要谋划措施的复层林或近熟林中,目的树种天然更新品级为中等以下、幼苗幼树株数占林分幼苗幼树总株数的50%以下,且依靠其自然生长发育难以到达成林尺度的,可接纳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后,需到达以下要求: (1)到达天然更新中等以上品级; (2)目的树种幼苗幼树生长发育不受灌草滋扰; (3)目的树种幼苗幼树占幼苗幼树总株数的50%以上。 9.4 事情要求 (1)抚育采伐严禁采好留坏、乱开天窗、无证采伐、超证采伐和越界采伐。
同一林分需要接纳两种及以上抚育方式时,要同时实施,制止分头作业。 (2)抚育采伐开始期和距离期简直定要凭据树种特性、林分状况、立地条件、交通运输、劳力等因素综合思量。在交通未便,面积大,作业难题地域可适当加大间伐强度,延长距离期,淘汰作业次数。 (3)对原有林分密渡过大,间伐后易风倒的林分,本着少量多次的原则,迎风面可适当加大保留密度,防止树倒和干形倾斜。
(4)林下灌木凡不影响作业或幼树生长的不得伐除。一般情况下,只需割除目的树种幼苗幼树周边1m左右规模的灌木杂草藤条,制止全面割灌除草。林下可燃物的清理事情,仅针对防火隔离带、林区门路、林缘等重点区域举行小规模清除,严禁全面清除林下灌木杂草。 (5)可以胸径为尺度来确定初次修枝时间。
在目的树未自然整枝,胸径10cm 左右时可开始人工修枝,修去枯死枝和林木下部1~2轮活枝,幼龄林修枝高度不大于树高的2/3,中龄林修枝高度不大于树高的1/2。 10 主伐和更新采伐 10.1 适用工具 (1)优势树种(组)到达主伐年事的用材林、薪炭林; (2)主要树种平均年事到达更新成熟年事的同龄防护林; (3)到达更新成熟年事的林木蓄积占总蓄积70%以上的异龄防护林; (4)濒死木凌驾30%,病虫危害严重的林分。 10.2 主伐和更新采伐方式 10.2.1 主伐 主伐适用于用材林中的成熟林和过熟林分。
主伐分为皆伐、渐伐和择伐三种方式。 凡举行主伐作业的,必须经科学论证、认真设计和严格审核。其适用规模、采伐技术要求等要严格执行国家《森林采伐作业规程》等技术尺度,且要严格控制皆伐面积。 10.2.2 平茬 薪炭林实行矮林作业,定期平茬,可是必须在林木休眠期举行。
10.2.3 林带更新采伐 用于到达或凌驾更新年事和生长停滞、林内卫生状况极差、防护效益严重下降的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护路林、护岸林等林带。 对短窄林带举行全带采伐,同期采伐农田防护林林带的实行隔带采伐,相邻林带的采伐时间距离≥5年; 对宽林带、主林带实行分行采伐或断带采伐,采伐时每行长度不凌驾100m,采伐行中保留行长度不应低于采伐行长度,相邻林带的采伐时间距离≥5年; 对长林带实行断带采伐,每个采伐段≤1000m,保留段宽度不低于采伐段宽度,相邻段采伐距离时间≥5年。 10.3 事情要求 (1)二级国家级公益林可接纳择伐、渐伐方式,采伐距离期不小于一个龄级期限,坡度>25°的采伐强度不凌驾伐前林木蓄积的15%,保留郁闭度≥0.6;坡度≤25°的采伐强度不凌驾伐前林木蓄积的25%,保留郁闭度≥0. 5。
(2)地方公益林接纳渐伐、择伐、带(块)状皆伐方式。接纳带(块)状皆伐时,每条采伐带最大宽度不凌驾30m,保留带宽度不小于采伐带宽度,坡度≤5°时,采伐面积≤10hm2;坡度6°~15°时,采伐面积≤5hm2;坡度16°~25° 时,采伐面积≤3mh2;坡度> 25°的不得接纳皆伐。 (3)防风固沙林采伐,沿垂直主风害偏向划分采伐带,每条采伐带最大宽度≤50m,实行隔带采伐。
11 低效林革新 11.1 革新工具 11.1.1 谋划不妥人工林 (1)以物质产物为主要谋划目的的人工林,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 ①生长缺乏活力,树高、蓄积生长量较同类立地条件林分的平均水平低30%以上; ②林木生长停滞,林分郁闭度低于0.4以下,无培育前途; ③林相残败,目的树种组成比重占40%以下,预期商品材出材率低于50%; ④薪炭林经由2次以上樵采、萌芽生长能力衰退; ⑤经济林产物一连3年产量较同类立地条件林分的平均水平低30%以上; ⑥经济林林木或品种退化,产物类型和质量已不适应市场需求。 (2)以生态防护功效为主要谋划目的的人工林,切合下列条件之一的: ①林分郁闭度低于0.4以下的中龄林以上的林分; ②林下植被盖度低于30%的林分; ③断带长度到达林带平均树高的2倍以上,且缺带总长度占整条林带长度比例达20%以上,林相残败、防护功效差的防护林带; ④受中度风蚀,沙质裸露,林相残败的防风固沙林。
11.1.2 严重受害人工林 主要受严重火灾、林业有害生物,干旱、风、雪、洪涝等自然灾害等影响,受害死亡木(含濒死木)株数比重占单元面积株树40%以上的林分或林木生长发育迟滞,泛起负生长,难以恢复正常生长的林分(林带)。 11.2 革新方式 11.2.1 封育革新 适用于有目的树种天然更新幼树幼苗的林分,或具备天然更新能力的母树漫衍,通过封育可望到达革新目的低效林分。
主要为生态职位重要、立地条件差的退化次生林。 接纳封禁并辅以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措施。
11.2.2 补植革新 适用于郁闭度低于0.4的低效林。 (1)凭据林地目的树种林木漫衍现状确定补植方法,通常有匀称补植(现有林木漫衍比力匀称的林地)、群团状补植(现有林木呈群团状漫衍、林中空隙及林窗较多的林地)、林冠下补植(现有主林层为阳性树种时在林冠下补植耐阴树种)等。 (2)补植密度凭据谋划偏向、现有株数和该类林分所处年事阶段合理密度而定,补植后密度应到达该类林分合理密度的85%以上。 11.2.3 间伐革新 适用于轻度退化次生林、谋划不妥人工林和严重受害人工林。
需要调整组成、密度或结构的林分,间密留稀,留优去劣,可接纳透光伐抚育;需要调整林木生长空间,扩大单株营养面积,促进林木生长的林分,可接纳生长伐抚育,选择和标志目的树,采伐滋扰树;对病虫危害林通过彻底清除受害木和病源木,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可望恢复林分康健发育的低效林,可接纳卫生伐。 11.2.4 调整树种革新 适用于重度退化次生林和严重受害人工林。 凭据谋划偏向、目的和立地条件确定调整的树种或品种。
根据优先保留和种植阔叶树的原则,选择和标志目的树,采伐滋扰树。革新强度不凌驾林分蓄积的25%,或株数不凌驾40%(幼龄林)。
11.2.5 更替革新 适用于严重受害人工林。 (1)凭据谋划偏向,本着适地适树适种源的原则确定更换树种。将革新小班所有林木一次全部伐完或接纳带状、块状逐程序完并实时更新。
一次连片作业面积不得大于4hm2。通过2年以上的时间,逐步更替。 (2)位于下列区域或地带的低效林不宜接纳更替革新方式: ①生态重要品级为1级及生态懦弱性品级为1、2级区域(地段)内的低效林; ②海拔1800m以上中、高山地域的低效林; ③荒原化等自然条件恶劣地域及难题造林地的低效林; ④其它因素可能导致林地逆向生长而不宜举行更替革新的低效林。
11.2.6 综合革新 适用于不能通过上述单一革新方式到达革新目的的低效林的革新。 凭据林分状况,接纳封育、补植、间伐、调整树种等多种方式和带状革新、林冠下更新、群团状革新等措施,提高林分质量。
11.3 事情要求 (1)低效林革新不能以取材为目的。通过革新要使疏林变密林,纯林变混交林,低产林变高产林,充实发挥土地的生产潜力,提高森林的整体效益。 (2)因地制宜,分差别区域、差别类型制定有针对性的革新措施,对于老熟、枯死的林分以更新革新为主;对于郁闭度低的林分以补植补造、提质增效为主;对于农田防护林以渐进式革新为主。 (3)优先革新退化严重、濒临死亡或处于重要生态区位的林分。
12 封山(沙)育林 12.1 适用工具 12.1.1 无林地和疏林地封育条件 切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宜林地、无立木林地和疏林地,可实施封育: (1)有天然下种能力且漫衍较匀称的针叶母树30株/hm2以上或阔叶母树60株/hm2以上; (2)有漫衍较匀称的针叶树幼苗900株/hm2以上或阔叶树幼苗600株/hm2以上; (3)有漫衍较匀称的针叶树幼树600株/hm2以上或阔叶树幼树450株/hm2以上; (4)有漫衍较匀称的萌蘖能力强的乔木根株600个/hm2以上或灌木丛每公顷750(沙区150)个/hm2以上; (5)除上述条款外,不适于人工造林的高山、陡坡、水土流失严重地段及沙丘、沙地等经封育有望成林(灌)或增加植被盖度的地块; (6)漫衍有国家重点掩护Ⅰ、Ⅱ级树种和省级重点掩护树种的地块。 12.1.2 有林地和灌木地封育条件 (1)郁闭度<0.50低质、低效林地。
(2)有望培育成乔木林的灌木林地。 12.2 事情要求 (1)对实行封育的地块,应在在封育区周界显着处,如主要山口、沟口、主要交通路口等应树立牢固标牌,标明工程名称、在封区四至规模、面积、年限、方式、措施、责任人等内容。同时凭据封育地条件,接纳人工促进更新、补植补播、平茬复壮及幼抚等育林措施; (2)在封育区内要杜绝樵采、垦荒、放牧; (3)封育期限一般为5年-10年,也可凭据生产谋划运动的实际需求确定。封育方式接纳全封、半封和轮封。
13 森林更新 13.1 更新方式 森林更新实行人工更新为主,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为辅的原则,要求以速生、混交为主,做到适地适树,设置合理。 13.1.1 人工更新 下列情况可接纳人工更新: (1)改变树种组成,调整林分树种结构; (2)皆伐迹地; (3)皆伐革新的低效林地: (4)原集材道、楞场、装车场、暂时性生活区、采石场等清理后用于恢复森林的空隙; (5)工业原料林、经济林更新迹地; (6)非正常采伐(盗伐)破坏严重的迹地; (7)其他接纳天然更新较难题或在划定时间内不能到达更新要求的迹地。 13.1.2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在下列情况下,完全依靠自然力在划定时间内达不到更新尺度时,应接纳人工辅助措施,促进天然更新: (1)渐伐迹地; (2)补植革新或综合革新的低效林地; (3)采伐后保留目的树种天然幼苗幼树较多,但漫衍不匀称、划定时间内难以到达更新尺度的迹地。 13.1.3 天然更新 下列情况下,可接纳天然更新: (1)择伐、渐伐迹地; (2)择伐革新的低效林地; (3)采伐后保留目的树种的幼苗、幼树较多,漫衍匀称,划定时间内可以到达更新尺度的迹地; (4)采伐后保留天然下种母树较多,或具有萌蘖能力强的树桩(根)较多,漫衍匀称,划定时间内可以到达更新尺度的迹地; (5)应保持自然生长状态,并立地条件好,降雨量富足,适于天然下种、萌芽更新的迹地。
上述条件之外或完全依靠自然力在划定时间内达不到更新要求时,宜接纳人工辅助措施,促进天然更新: (6)补植革新或综合革新的低产(效)林地; (7)采伐后保留目的树种天然幼苗幼树较多,但漫衍不匀称的采伐迹地; (8)其他适合于天然更新的采伐迹地。 13.2 事情要求 (1)林木采伐单元和小我私家都必须在采伐当年或次年内完成采伐迹地更新造林任务,更新造林面积不得小于采伐面积; (2)对未更新的旧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林中空隙等,由森林谋划单元制定计划,限期完成更新造林; (3)森林更新一般以人工更新为主,以植苗造林为主,要科学确定树种和设置模式,加大以辽东栎、刺槐、桦树、杨树等乡土阔叶树种的更新力度,注重选育适合我省的珍稀树种,形成混交林; (4)更新造林必须使用Ⅰ级苗。更新后,有造就前途的目的树种更新成活率不得低于85%(半干旱地域为75%); (5)更新后的幼林抚育每年至少一次,一连三年。
作业内容包罗:除草、松土、扩穴、割灌等; (6)择伐、渐伐后可实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但三年后仍不乐成的,必须举行人工更新。 14 树种选择与结构调整 在新造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低效林革新以及作业设计等事情中,都要科学选择树种,并对现有林分的树种结构,尤其是针叶纯林举行优化调整。 (1)树种选择要坚持目的性、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和多样化的基本原则; (2)造林要坚持绿化和彩化、财化有机联合,根据控针栽阔、抚育保阔、鼎力大举栽阔的原则举行计划设计。要注重体现生物多样性,乔灌草联合、阔叶林针叶林混交理念; (3)造林、抚育要与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与林区门路修筑相联合,做到造林先造防火隔离带,抚育先改建防火隔离带,林道建设先布设防火隔离带; (4)要对针叶纯林接纳抽针补阔、对针阔混交林接纳间针育阔、对阔叶纯林接纳栽针保阔,逐步伐整林分树种(品种)结构,重点要对油松、云杉、侧柏、落叶松等针叶纯林举行革新; (5)要注意选育栽植适合山西的乡土珍稀树种,加大全省造林阔叶树的使用率,优先补植补种乡土阔叶树种、珍贵树种,将林分革新为多树种、多色彩的复层异龄林。
15 森林掩护 (1)森林和草原防火要增强队伍建设、改善防火设施与装备,做到严防严控,要增强监控系统和森林消防供水系统等基础建设,加大宣传执法力度。详见《山西省森林和草原防灭火事情导则》。 (2)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要坚持全面监测,严格检疫,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增强重大外来有害生物防控和病害虫的防治,建设林木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和监测预警体系。
详见《山西省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控事情导则》。 (3)生物多样性掩护要增强掩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动物廊道,满足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特定的栖息地要求,要注意掩护国家级省级重点掩护植物、以及具有重要鉴赏和食用药用价值的植物,在谋划作业时要保留珍稀树种的幼树幼苗。 (4)在制定差别的谋划措施和掩护措施时,首先要对具有高掩护价值的森林集中漫衍区域应优先区划,其确定尺度参见LY/T 2007-2012《森林谋划方案体例与实施规范》。
16 林道及其它基础设施建设 林区门路网的建设与维护,应以满足护林防火、木料采伐集运、营造林生产的实际需要为目的。林道密度和布设以满足森林谋划的基本要求为原则,数量、长度和宽度应最小化,既能够举行有成效的谋划运动以节约谋划成本,又使土壤和水质方面的影响降到最低水平。 对现有林道要努力革新、维护使用,并开展须要的养护措施。
新建林道应尽可能沿等高线布设,有利于保持土壤、坡面的稳定性。新建林道应只管联合防火道、巡护路网等布设,避开高掩护价值森林区域、缓冲带和敏感地域,只管使生物的生境免遭破坏。
林区门路建设要根据国家相关技术尺度的要求举行计划设计。 对于管护站、作业点、护林防火和病虫害监测点等基础设施建设,应充实联合国家、地方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举行,以使用和维护已有基础设施为主,并思量设施的多途使用。 17 林地综合开发使用 林地的综合开发使用必须严格根据国家有关划定,经科学论证和严格审核、审批后实施。
17.1 使用原则 (1)商品林在不造成水土流失,保证树木正常生长的前提下,可对林地举行合理开发使用。 (2)一级国家级公益林克制开发使用;在不造成水土流失,保证森林生态功效的前提下,允许对二级国家级公益林举行有限制的开发使用;地方公益林可举行合理开发使用。
17.2 使用条件 (1)一级国家级公益林或坡度>35°的林地实行封禁管护,克制林地开发使用运动。 (2)二级国家级公益林或坡度26°~35° 的林地,只允许开展仿自然式的林地经济生长项目。 (3)地方公益林或坡度16° ~25°的商品林地,可开展非耕作性质的生产谋划运动,因地制宜地选择林地经济生长项目。
(4)坡度6°~15°的商品林地,可适度开展耕作性质的生产谋划运动,并接纳有效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5)坡度≤5°的商品林地,可凭据生长林地经济的实际需要,开展耕作性质的生产谋划运动。 (6)经济林林地开发与使用根据各自的谋划要求举行正常栽种、培育、治理等运动,林地间作期限及品种不受限制。 17.3 使用方式 (1)在林地种植经济植物,因林分郁闭度影响过大林下植物生长时,可优先摆设抚育采伐作业,伐后郁闭度不低于0.5。
(2)对上层木郁闭度0.6以上,林内计划举行林地经济开发的,可举行卫生抚育,并伐除胸径<5cm的非目的树种、灌木,也可通过修枝降低郁闭度。 (3)林地开发使用接纳耕作或起床作业的面积控制≤3hm2,耕作面不凌驾15m×1.5m,上下床之间保留林下原有植被隔离带2m以上,每隔10床顺山保留5m宽以上隔离带。沟谷(溪流)、山脊与垦植区之间保留20m以上的原有植被区。 18 森林谋划计划及方案体例 各县(区)和省直国有林局要根据《全国森林谋划生长计划(2016-2050年)》、《山西省森林谋划生长计划(2016-2050年)》和《山西省县级森林谋划计划技术规程》的要求,体例县级森林谋划计划,用于指导辖区内森林谋划事情。
森林谋划方案体例事情是一项通例性和法定性的事情。国有林谋划单元必须编案,国有林场要根据有关技术规范体例完整的森林谋划方案,其他国有林谋划单元可凭据谋划需要适当简化。
勉励团体林组织、非公有制谋划主体在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指导下编案。 计划期一般为10年。商品林为主或谋划水平较高的国有林场可为5年。
内容包罗森林资源与谋划评价,森林谋划目标与谋划目的,森林功效区划、森林分类与谋划类型,森林谋划,非木质资源谋划,森林康健与森林掩护,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森林谋划的生态与社会影响评估,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等主要内容。体例要根据LY/T 2007-2012《森林谋划方案体例与实施规范》、LY/T 2008-2012《简明森林谋划方案体例技术规程》和《山西省森林谋划方案体例技术细则》执行。
各市、县(区)和省直国有林局要在森林掩护和生长中逐步建设和实行以森林谋划计划和方案为基础的决议治理机制,在制定林业项目计划和投资时,应将森林谋划计划和森林谋划方案作为重要决议依据。 19 森林谋划作业设计 19.1 设计原则 (1)采伐、造林等森林谋划设计要将防火隔离带、林道建设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同步计划、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同步验收; (2)采伐、造林等森林谋划设计应注重掩护目的树种的林木、幼树幼苗;注重生物多样性的掩护,增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掩护,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3)采伐、造林等森林谋划设计要坚持现地设计、现地审核制度; (4)采伐、造林等森林谋划设计要接纳地理信息系统,纳入林地变换“一张图”治理,使作业设计逐步趋向统一化、尺度化和信息化。 19.2 观察方法与内容 采伐、造林等森林谋划设计必须驻足于森林资源和立地条件现状观察的基础上举行。在开展森林资源计划设计观察时,应凭据当地森林资源的特点和观察的目的等,对换查的内容及其详细水平有所偏重。
对森林主伐更新作业设计实行全林实测法,其它作业设计接纳尺度地观察法推算;林带接纳抽取尺度段或者尺度行举行观察设计。其他因子的观察按GB/ T26424《森林资源计划设计观察技术规程》等相关规程(划定)执行。 除开展通例的森林资源观察事情之外,还应围绕森林谋划治理、生态状况、非木质资源等举行观察。森林谋划治理观察应包罗谋划条件观察、谋划情况观察、森林掩护观察、谋划需求观察、谋划能力观察等,生态状况观察应包罗生物多样性观察、水资源、湿地资源、水土流失与地质灾害观察等,非木质资源观察应包罗经济林观察、薪炭林观察、种质资源观察、林下资源观察、景观资源观察、“三剩资源”观察等。
19.3 作业设计 凭据森林谋划技术要求,因林、因地制宜地做出抚育采伐、主伐、更新采伐、低效林革新、更新造林等作业设计,编写森林谋划作业设计说明书。详细体例方法及内容按相关技术规程(划定)执行。 对森林更新小班,要逐一设计。
要确定小班实际更新面积、更新方式、更新类型(林种、树种),更新模式(造林密度、设置、条理等)、方法及季节,管护措施盘算种苗需要量和用工投资,摆设幼林抚育等,提出技术要求。 20 采伐作业 森林采伐作业,要严格按 LY/ T 16 46《森林采伐作业规程》相关内容及相关划定执行。 21 森林谋划档案治理 森林谋划档案治理应以分类、准确、实时、便捷为原则。
森林谋划档案应包罗森林资源档案、谋划技术档案、生产治理档案及相关文件、资料等。 森林谋划单元应对审批文件、种种观察、设计、总结、图表、影像等资料举行汇总整理,实时归档。
要在每年施事情业完成后,将本单元年度作业情况分作业种别,严格按实际完成的面积、蓄积、木料量产等项目统计,逐级汇总上报省林业主管部门存案。 22 保障措施 (1)增强组织向导,落实目的责任 地方各级政府要提高对森林谋划事情的认识,增强责任主体意识,依法行政,把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生长计划,实行责任目的考核制,把森林资源总量增长、质量提高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政府任期目的责任。 (2)科技示范动员,支撑科学谋划 增强产学研联合,在重点区域设置对照样地,开展森林谋划成效监测;强化森林谋划关键技术、主要树种生长收获表体例、基础理论和实用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加大科技结果推广应用力度,树立全周期森林谋划理念,建设完整的森林谋划体系。
(3)强化人才造就,建设专业队伍 接纳种种形式,分级开展森林谋划治理技术和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森林谋划和治理水平,促进森林谋划治理队伍职业化和专业化。 (4)健全规章制度,强化监视治理 施行技术质量责任制、倒盘问责制,健全县级自查、省级核检验收、国家级抽查三级检检验收制度,强化作业设计、任务进度和施工质量监视检查。 (5)增强基础建设,提升谋划能力 加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推进林区门路建设,大幅度提高林区门路网密度,改善林区生产条件,降低森林谋划成本;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森林谋划档案治理制度,实现更新造林、森林抚育、采伐收获等谋划运动的智慧化治理。
(6)广泛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情况 抓好政策解读,让社会各界和森林谋划主体相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支持森林谋划的政策内容与详细要求。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 2020年3月25日印发。
本文关键词:太阳成集团tyc234cc,山西省,森林,谋划,事情,导,则,山西省,林业,和
本文来源:太阳成集团tyc234cc-www.szlaimeite.com
Copyright © 2008-2022 www.szlaimeite.com. 太阳成集团tyc234cc科技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ICP备51109868号-5